NMM视频技术(旧)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搜索
查看: 6787|回复: 3

哈,开新区啦。先抛块砖头——AU与TMPGEnc的使用顺序小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使用AU的人基本上都是为做DVDRip而来。因此,碰到的问题至少有一个IVTC和反交错的问题。如果就AU的基本功能而言,它的手动功能确实很强,支持单帧反交错和拷贝帧。完全靠它自己就可以完成全部IVTC和反交错。

  但是,AU的默认手动IVTC和反交错滤镜仅仅有大约5种吧。而且副作用都比较大,如果做的精细点恐怕很多人就会考虑TMPGEnc来处理了。

  而且,AU的处理似乎只是在原文件比如VOB上做个标记,因此,如果使用AU来先处理IVTC和反交错的话,TMPGEnc也是不认AU的“IVTC和反交错”的结果的。如果使用AVS如下也许可以解决(没有测试):

    LoadVFAPIplugin("D:\aviutl99\aviutl.vfp","AviUtlSource")
    AviUtlSource("op.aup")

  但这违背了我们使用AU的初衷——处理实时化。

  然而,AU除了IVTC和反交错的能力略逊TMPGEnc一筹外,个人觉得其他都比TMPGEnc要来的方便灵活而强大。比如Crop&Resize、降噪、校色等等。
  
  因此,个人爱好——常常是AU与TMPGEnc联合处理一个VOB,而TMPGEnc只负责IVTC和反交错部分。这里先介绍一个小插件——m2v.vfp。就是它,支持让我们的AU和TMPGEnc都可以直接载入VOB文件。顺便也就让AU与TMPGEnc互相支持其处理结果文件“.aup”和“.tpr”。这下我们省心多了。

  写到这里,终于接触到正题了,那就是究竟AU与TMPGEnc的使用顺序谁先谁后呢?那一种顺序比较好呢?

  客观的说,明了胶卷过带的意思后,知道IVTC是其逆过程的详细原理的人直接使用手动处理的话,那么谁先谁后是无所谓的。直接使用1001010010等等算法即可直接搞定。但如果使用TMPGEnc的自动IVTC滤镜的话,那么最好选择“第一步——TMPGEnc处理IVTC和反交错”,因为TMPGEnc的自动化IVTC滤镜是通过计算奇偶场的差异来判定一个帧是否属于交错帧的,如果先做了降噪、模糊柔滑处理等等,在微动场景中就很可能会影响其处理的精确度。

  总上,

  第一步——TMPGEnc处理IVTC和反交错;

  第二步——AU处理Crop&Resize及后续其他直到编码输出rip。


==============
编辑一下:大虾啊,你的论坛风格里的按钮实在看起来好费眼:L
发表于 2006-5-9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去就有这种好贴,谢谢dizyh兄啦~
另外关于风格……那个风格我都没怎么用,我现在自己还在用默认风格- -||dizyh兄不习惯新风格的话,可以在控制面板里面改回来。
发表于 2006-5-9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了胶卷过带的意思后,知道IVTC是其逆过程的详细原理的人直接使用手动处理的话,那么谁先谁后是无所谓的

我觉得,就算是知道IVTC原理、不使用自动IVTC,大多数情况下先降噪、切边、Resize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这里面指的“大多数情况”的意思是,绝大部分降噪、Resize插件都是在假设片源为Progressive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的,除非使用了Interlace模式,否则IVTC之前带着交错就送去降噪、切边、Resize无疑会对画面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而据我所知,带有Interlace模式的插件貌似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GK自动生成AVS脚本的时候,会把IVTC放在最前面了。

所以,恐怕也只有先IVTC再进行其他处理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想了一下。大虾说的没错。IVTC确实应该排在最前面才最合理。一个Resize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假如放大的话,Resize滤镜肯定要做补点插值运算。如果是交错画面的话,必然是要出错的了。

哈哈,仅有的几次压制我貌似还都IVTC优先了呢。受教了^0^   

帖子也不用修正了,供大家了解错误出在哪里好了。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NMM视频技术

GMT+8, 2025-5-6 02:09 , Processed in 0.1559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