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M视频技术(旧)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搜索
查看: 5134|回复: 14

有几个基础性问题想要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5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ivtc和反交错是什么?
翻了些网站和wiki,ivtc的具体定义是不是这样?telecine的源是由24fps的进行场拆分成30fps的,因此ivtc就是将这30fps中的场根据前后帧进行匹配后删还原成24p.而反交错是只根据当前帧插补出另一半场还是说前后帧图像进行相互参照从而插补出来呢?
2.
显卡内置的resize算法和avisynth中的各种resize算法比起来,那个好些?(dgindexnv可调用显卡resize)
3.
dgindex选项中的Pull down和ivtc有什么区别?
4.
为什么大多数压制者在面对60fps的滚动字幕时会选择完全的还原压制成60P而不是先bob到60P后砍帧到24/30fps?前几天下了一话濑户的花嫁的bdrip,由于ED做成了60fps,软解CPU不够强...硬解也没有设备能够支持1920x1080/60fps的.
5
AE是指aspect error我知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由于目标宽高比和应有的正确宽高比之间偏差造成的形变?如果是的话,如果不resize只指定正确的sar是不是就能保证没有AE的出现?
发表于 2010-3-15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4840639 于 2010-3-15 06:23 编辑

1.
对IVTC的理解没有问题
不同的deinterlace滤镜,算法也大不一样,有的是单场补差,有的会借鉴前后帧的动态,有的则是场混合
2.
显卡硬件的resize算法感觉上一般都是bilinear吧...实在没发现dgdecodenv有resize功能
3.
dgindex不能做ivtc,只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pulldown flag。
http://www.nmm-hd.org/bbs/thread-253-1-2.html
4.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60i/30p的内容盖在pulldown后的24p的内容之上的时候,不管是做成30p还是24p都不可能同时保证两者的基本流畅。如果pulldown后的24p的内容动态比较小的话,可以做成30p,因为流畅度的损失不明显,但是如果动态大的话只能做成60p了,其实对于这种烂东西我强烈建议resize成720p以下或者干脆留交错。
5.
是的,但是不排除片源本身制作并不规范
发表于 2010-3-15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4.
少数EP党对付这种情况,会拿NCED+自造ASS STAFF来制作字幕和背景都比较顺畅的ED
发表于 2010-3-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补充一点= =

2.
(To a4840639) DGNV最新一版(或者最近几版)支持Resize了
3.
(To a4840639) 如果是有Film Flag的,DGIndex可以Forced Film(其实没有Flag也行,不过那可是完全blind的……)。
4.
(To wtyrambo) N卡硬解能支持1080p60啊。。A卡、I卡我没有不知道。
(To a4840639) resize到720以下也一样是Telecide+Interlaced的Hybrid= =除非你直接砍一半场——但那样24p部分又还是jerky = =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ssnake
我的8600mgt1080P60的完全解码不能...卡的一塌糊涂,无论是mpc-hc还是cyberlink,ffdshow没试过,多半也是悲剧吧....

>>a4840639
这么说的话telecine的源就是没有场损失了?而交错的源实际上就只有一半的场?
发表于 2010-3-15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nake 于 2010-3-15 16:03 编辑
>>ssnake
我的8600mgt1080P60的完全解码不能...卡的一塌糊涂,无论是mpc-hc还是cyberlink,ffdshow没试过,多 ...
wtyrambo 发表于 2010-3-15 13:17

你什么驱动/系统?

30i相对于60p确实只有一半的场,但相对30p来说场的数目是没变的,只是交错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tyrambo 于 2010-3-15 16:08 编辑
你什么驱动/系统?

30i相对于60p确实只有一半的场,但相对30p来说场的数目是没变的,只是交错而已。
ssnake 发表于 2010-3-15 16:01



    windows 7,195.81官方....不过是DDR2的阉割版,会不会是显存带宽成了瓶颈?
发表于 2010-3-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4840639 于 2010-3-15 17:10 编辑
我补充一点= =

2.
(To a4840639) DGNV最新一版(或者最近几版)支持Resize了
3.
(To a4840639) 如果 ...
ssnake 发表于 2010-3-15 11:03

3,那只能叫原样输出/瞎砍帧吧。不能叫IVTC
4,720p60至少是大部分硬件解码器应该支持的

N卡确实是能硬解1080p60,A卡据我测试不能(HD4890)
另外8600m GT性能太弱了,不用overlay mixer的话渲染速度很可能跟不上,不管是XP下还是WIN7 BETA下(我以前的N卡刚好也是8600M GT,256M GDDR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overlay在windows 7下与aero冲突,没办法用...只有放弃了
发表于 2010-3-1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3,那只能叫原样输出/瞎砍帧吧。不能叫IVTC
4,720p60至少是大部分硬件解码器应该支持的

N卡确实是能 ...
a4840639 发表于 2010-3-15 16:59

IVTC就是反胶卷过带,不管做对做错、精度高低都可以叫IVTC
发表于 2010-3-1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XDDDDD 又见一个做濑户的。最近濑户的BDBOX雪崩了,于是大家一起上阵 =v=
因为是SD Master做了Upconv拉成1080的,所以稍微加以处理的话做成720p观感还是要大大胜于DVD的。vx君昨天刚刚给我看过对比,感觉对于Upconv BD这个属性来说,效果的确挺不错的。把1080 downsample到720性价比不错,能提供足够的观感效果和相对来说很低廉的码率。
听说DVD的ED好像是telecine背景叠加的30i字幕,而BD二者都成了30i,所以vx君用purevideo deinterlace做了60fps。话说感觉做60的话还是TempGaussMC的效果好些……当然,速度也比PV慢了十万八千里去就是了。

濑户我没做,以上纯属道听途说外加我自己戏言一番,请勿对号入座。
发表于 2010-3-1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30i直接做30fps啊……
发表于 2010-3-16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iduki 于 2010-3-16 05:43 编辑
30i相对于60p确实只有一半的场,但相对30p来说场的数目是没变的,只是交错而已。
ssnake 发表于 2010-3-15 16:01

这点上稍微需要弄清楚点,如果30、60的单位都是frame per second或者framerate,那么就是对的
只不过interlaced的源实际是拆分成top/bottom field显示的。

补充5,如果你知道正确的AR,当然可以算出正确的AE;但实际的情况的是AR我们只能assume它是对的,比如DVD那个4033和3229的问题。
发表于 2010-3-1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上稍微需要弄清楚点,如果30、60的单位都是frame per second或者framerate,那么就是对的
只不过int ...
akiduki 发表于 2010-3-16 05:41

嗯这里都是按frame讨论的——也确实有因此而RP的,比如eac3to remux 1080i60(这里是指field)出来的mkv,frame per second写的是60而非30……(3.16版本如此,3.17版本没试过)
发表于 2010-3-1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里都是按frame讨论的——也确实有因此而RP的,比如eac3to remux 1080i60(这里是指field)出来的mkv, ...
ssnake 发表于 2010-3-16 12:33

这东西也没有什么公认的标准吧,印象中ITU推荐以帧率来表示,但是我个人倾向于使用场率

反正基本也不可能存在误解,隔行扫描只可能是30帧/60场或者25帧/50场,我是没听说过有别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NMM视频技术

GMT+8, 2025-5-6 07:06 , Processed in 0.1293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