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因为我懒,懒得每次输出去复制脚本
现在加一句O16()就可以了……
下载:
O16_v1.5.2.rar:MediaFire/nmm备份
► 显示剧情透露 注意事项
► 显示剧情透露 更新日志
► 显示剧情透露 O16
► 显示剧情透露 Down10
► 显示剧情透露 U16
► 显示剧情透露 C16
► 显示剧情透露 用法
另外速度测试(旧数据。现在速度比内置的慢不了多少,正常的x264参数下几乎无影响):
i5-430m不开Turbo Burst,704x396的输入,2059+600_tMod-10bit x86版x264,全默认设置,随便编码了500帧,五次取平均值:
O16(10) --input-depth 10 10.44 fps
O16(16) --input-depth 16 11.42 fps
O16() --input-depth 16 11.44 fps
#不加O16 --input-depth 8 11.65 fps
2和3的速度差应该是因为在定义了bitdepth时对bitdepth判定导致的,所以如果输出16bit的话最好直接O16(),不要再O16(16)了,不过即使O16(16)多判定一次还是比v1.1的不判定直接走一次Dither_lut16更快些
当然四个编码结果都是一样的(CRC32/MD5/SH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