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E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MoMoE是一個視頻對比腳本,可以同時輸入2個視頻在同一屏幕內進行逐幀同步對比,支持YV12 YUY2 RGB24 RGB32輸入
作者:桜ノ雨(Yuricon)
起源
MoMoE的名稱起源於NMM眾日常用語,意思是摸摸Egg
於是後來被NMM EP眾廣而流傳,成為了繼RouRouE後又一緩解EP的奇招
而MoMoE的avs腳本起初也是突然EP,寫給某NMM會員去EP的,結果別人並沒有使用OTZ
更新日誌
2010/07/26 MoMoE v1.10 beta
- 修改了一些判斷代碼,使用EPCS
- 增加了英文錯誤提示 (感謝Google Translate服務)
2010/07/14 MoMoE v1.00 beta
- 增加了"cs" "ce"參數,用於截取段落
- 增加了"debug"參數,用於顯示調試信息
- 增加了"bgc",用於調整背景填充顏色
- 增加了許多判斷機制,以及若干錯誤提示
- 增加了YUY2 RGB24 RGB32輸入支持
- 增加了單幀輸入支持(任何幀數的輸入都支持了)
- 修改了函數名,由MoMoE簡寫為MME
- 修改了clip2的輸入方式,由string改為clip,不再只依賴ffms2
2010/07/12 MoMoE v0.00 Alpha
- MME誕生
參數說明
function MME(clip clip1, clip clip2, int "cs", int "ce", bool "debug", int "bgc")
參數 | 說明 | 默認設置 | 類型 |
---|---|---|---|
clip1 | 第一個片段 | 空 | clip |
clip2 | 第二個片段 | 空 | clip |
cs | 截取需要片段的開始幀(clip1andclip2.trim(start,end)) | 0 | int |
ce | 截取需要片段的結束幀(clip1andclip2.trim(start,end)) | 0 | int |
debug | 調試模式,開啟後顯示分屏信息,以及當前幀數(trim以前) | false | bool |
bgc | 背景填充顏色,background-color | 黑色$000000 | int |
使用範例
a=DGDecode_mpeg2source("X:\1.d2v") b=DGDecode_mpeg2source("X:\2.d2v") MME(a,b,11,16,true,$222222) #or MME(a,b,cs=11,ce=16,debug=true,bgc=$222222) #将片段a与b进行双屏对比,并且只对比第11-16帧,开启debug模式,背景填充颜色$222222 a=DGDecode_mpeg2source("X:\1.d2v") b=a.fft3dgpu MME(a,b,debug=true) #你也可以这样来对比源在使用滤镜后的效果
注意事項
兩個輸入的片段必須相同幀率,解像度,顏色空間
兩個輸入的片段請保證以第一幀為基準的同步,否則不保證對比準確
如果兩個輸入的片段幀數不同
MME會自動將長的片段以第一幀為基準,截取至與短的一段相同幀數
如果你需要保留不切,可以為短的一段加長補黑屏後再比較,不過這樣似乎沒太大必要了
在源使用了過於EP的濾鏡腳本時,MME速度會非常的慢,誰叫你EP嘛(被EP眾拖走)
下載地址
Google Code:
為了減輕NMM伺服器負擔,請儘量使用Google Code的下載地址,如果碰上Google Code被QJ的情況,請使用NMM備用地址
NMM備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