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M视频技术(旧)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搜索
查看: 4023|回复: 3

[AVC(H.264)] 请教,我该如何拯救这块黑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似乎导入d2v就是这样的
看到别人压的一个Divx档,黑板上几乎没有这些斑点的,感觉很平滑
只是自己给自己压过一点东西,感觉好像这个“磨砂感”好像是个问题,
是不是有关x264那些有关背景,天空之类质量的参数呢?
不是太清楚所以想请教下
谢谢
发表于 2009-11-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板、墙壁、柜子等处的细节是不应该抹掉的,因为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作影片为了营造“材质感”而添加的,是影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压制的时候,这类材质属于细节,细节是否能得到足够的保留是衡量压制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x264并没有直接关联背景和天空之类的参数。如果不考虑前期处理所造成的影响,单就压缩来说,码率足够的情况下,细节是可以得到足够的保留的。
发表于 2009-11-4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大虾的意见,首先x264作为编码器不存在这种“后期”处理的特性。这里我说的后期,指的是任何滤镜这种相对于编码来说属于后续操作的泛指,而非处理顺序中的先后。
其次是你的疑问,既然你的源文件来源自dvd/ts经dgindex处理生成的d2v,那么我将其认定为片源本身具有的特征,那么既然是片源特征,在最大化保障质量为ripper的首要目标这个前提下,是不应该从“如何抹去”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当然如果你有非常严格的码率要求,那么另当别论。
x264中有关于这种噪点细节相关的参数,当然,我再强调一次,这些参数都无关“抹去”这个问题,只和最终码率以及相同码率下最终码流关于这些细节保真度高低有关。
首先是psyrd,你可以适当增加psyrd的值,以期在保留这些细节的前提下,降低码率。
其次是实验性质的aq-mode 2,不妨做点测试看看开启aq-mode 2效果如何。
再次是一个不常用的--nr参数,我不推荐在编码时开启此参数,不过作为测试,也可以试试。
另外,关于如何保留这些噪点状纹理(texture),也许ds写的一个关于优化噪点在编码器编码效率的avs滤镜,具体的名字我一时想不起来,待晚上回家看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二位前輩介紹經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NMM视频技术

GMT+8, 2025-5-5 22:59 , Processed in 0.0775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