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M视频技术(旧)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搜索
查看: 6359|回复: 8

[完结]关于处理VHS采集为DV avi的诸多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6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终于在外头让人吧我们艺术节文艺汇演的VHS录象带母带转录入硬盘了(5个多小时,用了近70G……),拿回来分析,竟然是DV avi格式的,分辨率720x578。接下来问题重重:

1.大量噪点。可能是因为带子被多次播放或转录的问题,这些噪点几乎是全屏的[截图1] ,看来需要去噪了,但我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是空白的,在论坛找了许多帖子,一些方案可以一试,之后慢慢测试吧。


小结:噪点最另人头痛的了,无论使用滤镜方法都不能另人满意,主要是这个原因使我放弃压制成XviD。


2.导入VMD有拉丝。这到另我很生奇怪,我还以为只有部分MPEG2会出现拉丝,为何采集模拟信号的DV avi也存在拉丝?播放时候拉丝不很明显,但导入VMD预览就非常明显了[截图2]


小结:张张交错的视频源,有几种处理方法:1.做Deinterlace,优点是方便快捷,不过牺牲了画面流畅度。2.TMPGEnc里进行帧率加倍处理,可以很好保持画面流畅度,但帧率变为两倍,文件体积也同样变为两倍。3.分辨率减半,克服以上两种方法缺点,但此法固有的缺点无须多说。4.换用支持交错视频的编解码进行播放,比如做成DVD,这似乎是完全之策了。


  我用 FieldDeinterlace(blend=false)和FieldDeinterlace 试了会(感觉这两个效果没区别),压出来的测试片段,画面没有原来的DV avi流畅,感觉是把两幅画面合并起来,但用VMD一帧帧预览并无重复帧,且帧数也没少,为何会这样?

  综上,因为采集这两带录象带耗费不少时间和费用,且这艺术节将是我高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因此把这些录象压制成高质量XviD是我要努力做到的目标。针对上面问题,我已经部分翻阅研究了相关文章,主要是没有太多时间来实际测试,只能取几节片段来尝试压制。希望大家针对以上情况不吝赐教。

提供一段原DV AVI格式的测试片段(61.5MB,17s): 请点右键-目标另存为

[ 本帖最后由 zys4416 于 2006-5-24 18:3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测试片段的AVS代码,去噪代滤镜不会使用:

#  SOURCE
avisource("F:\十八届艺术节\test1.avi")
ConvertToYUY2()

#  DEINTERLACING (1)
#FieldDeinterlace()
FieldDeinterlace(blend=false)
#TomsMoComp(1,5,1)

#  CROPPING
crop(12,4,696,564)

#  RESIZING
LanczosResize(640,480)
发表于 2006-5-1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这次zys真的是下决心要弄好了。
DV我也很少接触,所以我也只能说一下。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只能去求助一些DV论坛了,网上这种论坛也是很多的吧。

首先我想问一下这个录像带是用模拟摄像机直接录制到VHS录像带上的?还是DV拍摄之后转到VHS上的?如果是前者,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尽量优化画面,如果是后者,最好能找到DV的原带。

1.有没有Interlace与编码器无关。现在我们一般使用的摄像机,一般都是PAL->50i、NTSC->60i,就是说,PAL制式的摄像机能够拍摄每秒50场、NTSC制式的摄像机是每秒60场。这些信号到了计算机上,每两场被混合到一起形成一帧,因为每个场都是不同时间拍摄的,每个场都有动态,所以看起来又交错的感觉。因为拍摄Progressive画面需要设备有比较高的处理能力,所以一般只有在中高端的专业机型才会提供Progressive模式。至于你播放AVI的时候Interlace不明显,是因为解码器已经帮你做了Deinterlace。而倒入VDM的时候没有加Deinterlace滤镜,当然会看到交错。

2.这种情况确实需要Deinterlace,有两种方案。其一是输入到TMPGEnc里面,做场插值输出50fps的视频。这样处理,可以比较好的保留细节与动态。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帧率加倍了,容量也增加近一倍(相对于25fps来说)。其二是采用25fps。各有利弊,看zys怎么取舍了。

3.至于降噪,这个比较困难。VHS的特点就是噪声颗粒比较大,而且又容易和交错混合在一起,比较难办。可以试试TMPGEnc自带的降噪插件和我刚刚在AU区介绍的那个ウェーブレット ノイズフィルタType-G。

4.从你提供的样片看来是Bottom Field First,所以Deinterlace之前一定要注意选择Bottom Field First,否则当然会卡。

所以,我推荐给你的解决方案是,使用TMPGEnc+AviUtl来处理这个片子,制作50fps。此外,处理录像带类片源需要注意的是,Decoder输出的颜色空间是否为PC Scale,否则就要进行色彩补正了。至于色彩补正……我也是一头雾水,你可以去看看Silky的文章怎么写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DV拍摄之后转到VHS上的……原DV带洗掉了……

谢谢提供那么多意见。

至于你播放AVI的时候Interlace不明显,是因为解码器已经帮你做了Deinterlace。而倒入VDM的时候没有加Deinterlace滤镜,当然会看到交错。

解码器的Deinterlace效果挺好的,在AVS中把AVISource改成DirectshowSource,好像也没加入DV AVI解码的Deinterlace……


2.这种情况确实需要Deinterlace,有两种方案。其一是输入到TMPGEnc里面,做场插值输出50fps的视频。这样处理,可以比较好的保留细节与动态。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帧率加倍了,容量也增加近一倍(相对于25fps来说)。其二是采用25fps。各有利弊,看zys怎么取舍了。

初次使用TMPGEnc这些功能,做了场插值输出50fps、消除噪点、裁剪画面等处理,输出效果的确比在AVS中做Deinterlace好(主要画面流畅),但……10多秒的片段就压制了16分钟,那么数小时的视频待到何时……


第一帖子我说过“我用 FieldDeinterlace(blend=false)和FieldDeinterlace 试了会(感觉这两个效果没区别)”,现在收回……实际测试了一次,(blend=turn)画面出现叠影,至于答案已经在《AVS全面学习》里找到:
blend,混合,在Deinterlace的时候,用奇偶平均的方法,混合奇偶两个图场,可以减少突兀的交错现象,是去交错的方法之一。副作用,一是画面变模糊,清晰度下降,二是两张不同的画面混合在一起,看起来像是两个影像重迭在一起,会有残影,或者叫“鬼影”的现象。


3.至于降噪,这个比较困难。VHS的特点就是噪声颗粒比较大,而且又容易和交错混合在一起,比较难办。可以试试TMPGEnc自带的降噪插件和我刚刚在AU区介绍的那个ウェーブレット ノイズフィルタType-G。

看了一下……好复杂的样子,对我来说用TMPGEnc是明智之选,但……之前提过了,TMPGEnc输出慢的紧……

[ 本帖最后由 zys4416 于 2006-5-16 23:53 编辑 ]
发表于 2006-5-17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ys4416 于 2006-5-16 13:18 发表
DV拍摄之后转到VHS上的……原DV带洗掉了……

谢谢提供那么多意见。


解码器的Deinterlace效果挺好的,在AVS中把AVISource改成DirectshowSource,好像也没加入DV AVI解码的Deinterlace……



初次使用 ...

還是用TMPGEnc輸出成DVD的品質比較好, XviD的清晰度不及MPEG-2(DVD), 細節不及MPEG-2般豐富(XviD的8-bit DC不及DVD的10-bit DC), 而且XviD對交錯式的影片的支援度不高, 出來的效果遠遠不及MPEG-2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呼~~~总算压出了几段测试片段:

n_tast1.avi 右键另存为

写AVS导入VMD,仅用了FieldDeinterlace(blend=false) 参数。由于没有消除噪点,所以比较“忠于”原DV AVI画面,但做Deinterlace后画面有种卡顿感。


n_tast2.avi 右键另存为

用TMPGEnc做了场插值输出50fps、消除噪点、裁剪画面等处理,再压制成avi的。画面消除部分噪点,但细节也抹杀一些。由于是50FPS,文件体积比上一个大了一倍……


n_tast3.avi 右键另存为

处理完全同n_tast1.avi,只是换了一个测试片段。


用TMPGEnc做场插值输出50fps的确保证画面流畅,但成了50FPS……文件体积大了两倍,比较难接受。不知道AVS中可否做场插值,即使可以,也是50FPS的吧……
写AVS导入VMD压制出来,遇到部分高运动场景就很差劲了……

好像……难以抉择的样子……

[ 本帖最后由 zys4416 于 2006-5-17 00: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swroom 于 2006-5-17 00:14 发表

還是用TMPGEnc輸出成DVD的品質比較好, XviD的清晰度不及MPEG-2(DVD), 細節不及MPEG-2般豐富(XviD的8-bit DC不及DVD的10-bit DC), 而且XviD對交錯式的影片的支援度不高, 出來的效果遠遠不及MPEG-2


这也是一种选择…………
发表于 2006-5-1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sswroom的看法,最好还是做成DVD保存比较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成DVD,还需要做Deinterlace吗?我压一段MPG2试试

压出来的效果是可以啦……嗯……可以考虑制作成DVD

[ 本帖最后由 zys4416 于 2006-5-17 14:2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NMM视频技术

GMT+8, 2025-5-6 01:14 , Processed in 0.15863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